課堂文章
增強與孩子的關係
【第1周】 主動建構
提起正面情緒,很多家長都會立即想起開心和快樂。究竟家長做什麼才可以令孩子更開心更快樂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運用主動建構(active constructive response)。
孩子走到你面前,告訴你她畫了一幅漂亮的畫,老師在學校也讚口不絶。你可能有以下四種不同的反應:
反應一:「你看不到爸爸在看電視嗎?」
反應二:「你整天畫畫有什麼用?有時間不如多溫習啦﹗昨天叫你記的英文生字記好沒有?Haemoglobin 怎樣拼?」
反應三:「真的很漂亮﹗」(完)
反應四:「你是不是在畫我們上星期去公園看紅葉?你一塊一塊的畫這些樹葉,每一塊都用不同的顏色,真的很用心﹗樹後面這幾個小朋友是誰?老師怎樣說?你的同學又怎樣說?你一定覺得很開心﹗」
分析以上四種反應,大家不難看出,反應一的潛台詞是「我不在乎你的想法」。反應二的潛台詞是「你感到興趣的事對你有害無益;我感到興趣的事才是最重要」。反應三代表家長讚同孩子的看法,但不大有興趣知道事情的細節和孩子的感受。
唯有反應四:家長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感到興趣,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讚賞,亦很想知道孩子的看法和感受,所以問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研究顯示(Gables et al., 2004):當家人與我們分享好消息時,這種「主動建構」的回應可以幫助家人重溫開心快樂的回憶,對建立家庭關係亦有正面幫助﹗
想孩子開心快樂地成長是所有家長的希望。家長在孩子分享好消息時運用主動建構,就可以輕鬆令孩子更開心更快樂﹗
參考文獻:
Gable, S. L., Reis, H. T., Impett, E., & Asher, E. R. (2004). What do you do when things go right? The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effects of sharing positiv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228-245.
【第2周】 積極聆聽
當孩子感到負面情緒時,家長可以怎樣回應?
每一個人都有傷心、害怕和生氣的時候。當孩子感到負面情緒時,家長可以怎樣回應,才可以令孩子感到舒服一點?大家先看看以下幾個常見的情景:
情景一:孩子:「小明不能來我的生日會,我很不高興!」媽媽:「不要緊!還有很多其他小朋友會來呢!」
情景二:孩子:「我很害怕明天口頭報告會出醜…」爸爸:「沒有什麼好害怕的!每位同學都是這樣報告不是嗎?」
情景三:孩子:「弟弟動手打我!」媽媽:「你是哥哥,要讓弟弟,不可以生弟弟氣!」
大家細心留意,以上這些反應的共通之處,都是暗示孩子:「你不應該有這種情緒」。長久下去,孩子要麽覺得感到負面情緒是不對的,要麼在感到負面情緒時不再找家長傾訴,兩者都家長不想見到的。事實上,研究顯示(Eisenberg et al., 1999),家長經常阻止孩子表達負面情緒,孩子的自控和情緒能力反而較差。
家長希望孩子盡快由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是人之常情,但讓孩子表達和認識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樣重要。在安慰孩子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之前,家長不妨先運用積極聆聽:
情景一:媽媽:「小明是你的最好朋友,他不能來你會不會覺得很失望?」
情景二:爸爸:「全班同學都望著你,你可能會覺得緊張,擔心說錯話。」
情景三:媽媽:「無緣無故給人打了一下,我都會覺很無辜!」
積極聆聽的重點是,是將孩子的情緒和這些情緒的由來說出來。積極聆聽並不代表你認同孩子的情緒,只是代表你明白孩子。而孩子聽到家長明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自然會感到舒服一點。
参考文獻︰
Eisenberg, N., Fabes, R. A., Shepard, S. A., Guthrie, I. K., Murphy, B. C., & Reiser, M. (1999). Parental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Longitudinal relations to quality of children’s soci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70, 513-534.
【第3周】遊戲中學習
對孩子來說,幾乎任何物件都可以是玩具,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是遊戲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怎樣利用孩子這種「乜都玩一餐」的特點,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呢?幼兒教育專家建議﹙Gainsley, 2011; Gascoyne, 2016﹚,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作「感官瓶」!
孩子喜歡運用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及嗅覺)探索世界,感官刺激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不同的知識和技能。家長與孩子製作「感官瓶」時,可以通過不同的色彩、聲音和質感去吸引孩子注意力,進而與孩子一起玩遊戲。以下我們用「水油瓶」做例子:
家長先準備:一個乾淨透明的水樽、不同顏色的閃粉、水溶性食用色素、油溶性食用色素、水、BB油、抹布和萬能膠。
家長與孩子一起製作顏色水。先用容器盛水,加入適量的水溶性食用色素。
家長與孩子一起製作顏色油。先用容器盛油,加入適量的油溶性食用色素。
家長與孩子一起利用漏斗將顏色水倒入膠樽,再加入顏色油。最後加入適量的閃粉作裝飾,並用抹布抹乾樽口位置,用萬能膠封蓋。
家長在製作過程中,幫助孩子留意水和油在顏色和密度上的分別、觀察閃粉在水和油中飄浮的姿態、預測搖動水油瓶時可能會出現的事情。
完成水油瓶後,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玩以下的遊戲,訓練孩子的執行功能:
家長先下載遊戲卡牌,並剪出卡牌。(下載遊戲卡牌https://bit.ly/3imO2i3)
初階版:抽起灰色牌。家長隨機抽彩色牌,並打開牌的正面,一邊抽牌一邊說「轉」。若然牌與家長的身份相對(即是:爸爸抽中彩色爸爸卡,或媽媽抽中彩色媽媽卡),孩子需要把桌上的水油瓶掉轉。但若然牌與家長的身份不相對(例如:爸爸抽中彩色媽媽卡,或媽媽抽中彩色兒子卡),孩子則無需掉轉水油瓶。
進階版:家長混合彩色牌和灰色牌,並隨機抽牌。與彩色牌的規則一樣,但灰色牌的規則和彩色牌的規則相反:若然灰色牌與家長的身份相對(即是:爸爸抽中灰色爸爸卡,或媽媽抽中灰色媽媽卡),孩子無需掉轉水油瓶。但若然灰色牌與家長的身份不相對(例如:爸爸抽中灰色媽媽卡,或媽媽抽中灰色兒子卡),孩子則需要掉轉水油瓶。
本地研究發現﹙Chung et al., 2018; Li et al., 2020﹚,執行功能強的孩子,於成績和行為上都有較好的表現﹗所以,家長不妨參照上述方法,利用感官刺激幫助孩子學習啦!
想知道更多關於感官瓶的製作方法和用途?請看我們的YouTube短片。
https://youtu.be/TLtw7TJ4gVM?t=144
參考文獻:
Chung, K. K. H., Lam, C. B., & Cheung, K. C. (2018). Visuomotor integra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are uniquely linked to Chinese word reading and writing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 Reading and Writing, 31, 155-171.
Gainsley, S. (2011). Look, listen, touch, feel, taste: The importance of sensory play. Extensions: Curriculum newsletter from HighScope, 25, 1-4.
Gascoyne, S. (2016). Sensory play: Play in the EYFS (Vol. 1). London: Andrews Limited.
Li, X., Lam, C. B., Chung, K. K. H., Cheung, R. Y. M., Leung, C., & Fung, W. K. (2020).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e (CICSEC).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1, 854-872.
【第4周】親子閱讀
家長想進一步提升孩子的語文發展,除了使用對談式閱讀法的五種提問方式,還可以從「喜讀」、「重讀」和「伴讀」三方面入手:
「喜讀」: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段時間後,大概會知道孩子對哪類圖書較感興趣。家長不妨按照孩子的興趣選書,提升孩子的整體閱讀動機(Robertson & Reese, 2017)。
「重讀」:幼稚園甚至是初小學生,對書本內容難以一看即懂。所以,家長讓孩子選到「心頭好」後,可以鼓勵孩子反覆再讀。研究指出(Wasik, Hindman, & Snell, 2016),反覆重讀對孩子的語文發展有正面影響。
「伴讀」:一項本地研究發現(Lam, Chow-Yeung, Wong, Lau, & Tse, 2013):若家長能夠按照一定步驟與孩子一起閱讀圖書,能更快提升孩子的認字能力和閱讀流暢度。「伴讀」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步驟一:家長讓孩子讀出聲來。家長同時按照孩子的閱讀速度,輕聲與孩子一同讀。
步驟二:當孩子讀錯字、或未能讀出個別字詞時,家長自己先讀出正確讀音,再與孩子一起讀,之後再繼續讀下去。
步驟三:當孩子感到自信,讀得越來越流暢時,可以向家長示意,讓家長停止朗讀。這時家長亦以用身體語言表現自己的讚許(如:摸摸孩子的頭、豎起姆指等)。
步驟四:倘若孩子讀錯字或不懂如何讀下去,家長可以重覆步驟二,之後再讓孩子自己讀。
如家長能持之以恆,做到「喜讀」、「重讀」和「伴讀」,定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閱讀氣氛,令孩子「好讀」又「讀好」。
參考文獻:
Lam, S. F., Chow-Yeung, K., Wong, B. P. H., Lau, K. K., & Tse, S. I. (2013). Involving parents in paired reading with preschoolers: Results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8, 126-135.
Robertson, S. J. L., & Reese, E. (2017).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turned into a butterfly: Children’s and parents’ enjoyment of different book genres.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17, 3-25.
Wasik, B. A., Hindman, A. H., & Snell, E. K. (2016). Book reading and vocabulary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37, 39-57.
建立孩子的正面行為
【第5周】感恩的重要
感恩是指留意、感激並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近二十年的研究發現(Wood, 2010),愈懂得感恩的人,感到的正面情緒和生活滿意度愈高,與朋友和家人的關係亦愈好。
美國學者Jeffrey Froh和他的研究團員(2014)就嘗試在課室中推廣感恩。他們將82位8至11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與研究團員討論一些能誘發感恩的話題,如善心人士向有需要群組施予援手的原因和努力,亦會做一些課堂活動,如寫感恩日記等。另一組則與研究團員討論一些日常生活的話題,內容不涉及感恩。結果發現,討論感恩話題和寫感恩日記的孩子,於五星期後感到更多感恩思想,他們的正向情緒和生活滿意度亦明顯增加。有趣的是,完成研究後,兩組孩子被邀請寫感謝卡給研究團員。學習感恩的一組,比沒有學習感恩的一組,更樂意寫感謝卡,証明短短五星期感恩推廣活動,已可以令孩子在行為上有所改變。
跟隨以上的做法,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慈善組織的成立目的和日常工作,如無國界醫生、綠色和平等。家長亦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感恩日記,每天讓孩子用文字或圖畫記錄一件值得感恩的事-記錄無須長篇大論,兩三句或一幅簡單圖畫即可。內容可以小至陌生人替自己開門,大至有親友為自己安排升學出路。孩子可以隨時回味這些事件,時常感恩。當孩子感到負面情緒,或遇到失敗時,家長更可以鼓勵孩子一起重溫自己的感恩日記,幫助孩子從往去的正面事情中攝取正能量﹗
當然,家長亦應以身作則,持續對他人的好意說聲「多謝」,回饋別人對自己的大大小小的恩惠。孩子留意到家長經常表達對他人的感激,自然會學到如何感恩。
參考文獻:
Froh, J. J., Bono, G., Fan, J., Emmons, R. A., Henderson, K., Harris, C., Leggio, H., & A. Wood, A. M. (2014). Nice thinking!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that teaches children to think gratefully.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43, 132-152.
Wood, A. M., Froh, J. J., & Geraghty, A. W. (2010). Gratitude and well-being: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 890-905.
【第6周】成長心態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加強孩子的成長心態:
很多家長都用盡辦法幫助孩子在學業上做得更好。有的為孩子準備新書包,有的為孩子添置新圖書,有的為孩子報讀補習班,有的為孩子招募私人老師。但有研究就發現,家長可以不費分毫,就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成績。重點在於改變孩子的心態!
美國學者David Yeager和Carol Dweck﹙2012﹚綜合自己和其他學者的研究,發現孩子對能力發展有兩種不同的想法: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認為能力取決於後天因素,只要多動腦筋多練習,人自然會變得聰明些。擁有「固定心態」的孩子,則認為能力取決於先天因素,天生聰明的人就會聰明一輩子,後天鍛練其實用處不大。
研究數據顯示,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比擁有「固定心態」的孩子,更用心做功課、更願意嘗試用不同策略去解決問題,成績亦愈見進步。為什麼會這樣呢?「固定心態」暗示成功是因為先天恩賜,「成長心態」則暗示成功是因為後天努力,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自然更努力,更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面對學業上的挑戰。
家長如何才可以加強孩子的成長心態?家長可以:
強調經驗改變能力:「當你專心做事、努力思考時,你的腦袋就會慢慢發展!」、「大腦和身體其他部分一樣,愈用得多愈發達!
強調孩子隨着時間進步:「你還未懂得除數,就像你從前未懂得加數一樣。」、「爸爸不期望你一次答對所有問題;爸爸希望見到的是你一步步學習,愈懂愈多。」
強調孩子的策略使用:「我見到你學會先圈出題目的加減符號再做題目,我覺得這個方法很不錯。」、「你剛剛使用過什麼方法?你還可以用什麼方法?」
參考文獻:
Yeager, D. S., & Dweck, C. S. (2012). Mindset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 When students believe that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veloped.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7, 302-314
【第7周】情緒調控
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耐心地使用積極聆聽,表達同理心後,還可以怎樣去幫助孩子呢?大家看看以下兩類問題(Cheng et al., 2014 ):
第一類:
明天口頭報告,雖然孩子已經練習了三次,但仍感到害怕。
孩子在街上給陌生人撞了一下,覺得生氣,但陌生人已快步離去。
孩子心愛的寵物死了,很是傷心。
第二類:
下星期口頭報告,孩子還沒有準備,感到害怕。
孩子在班上被同學搶了筆袋,覺得生氣。
孩子心愛的寵物病了,嗚嗚哀叫,孩子聽到覺得很心痛。
第一類問題的共通點是:「可以做的已經做了」、「木已成舟」、「現在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了」。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處理情緒,令孩子放鬆,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或幫助孩子從事情中找出意義,令孩子在將來做得更好。我們叫這些處理方法為情緒為本。這星期的影片和動畫,就分別與家長分享如何可以通過「靜觀練習」和「正面重估」,幫助孩子處理情緒。
相反,第二類問題的共通點是:「還有時間可以準備」、「亡羊可以補牢」、「還有事情可以做」。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可以集中幫助孩子處理問題本身,包括設定目標、計劃時間表、幫助孩子練習和提供反饋等。我們叫這些處理方法為問題為本。不少實證為本的介入課程,都會教導孩子運用以下的「解難四步曲」去解決困難(Feinberg et al., 2013; Webster-Stratton, 2001):
界定問題:眼前的問題是什麼?
尋求方法: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別的方法嗎?
設想後果:第一個解決方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如果使用這方法,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第二個解決方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如果使用這方法,又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第三個方法…
作出決定:揀選最多好處及最少壞處的方法,嘗試實行。
例如,孩子在班上被同學搶了筆袋,覺得又驚訝又生氣。孩子可以使用以上四個步驟去處理:
界定問題:筆袋被同學搶了。
尋求方法:我可以告訴老師。我可以直接向同學要回我的筆袋。我可以重新買一個新筆袋。
設想後果:第一個解決方法的好處是老師會替我主持公道;壞處是老師一走開同學又可能會再搶我的筆袋。第二個解決方法的好處是我可以獨立處理問題;壞處是我可能說不過同學、拿不回筆袋。第三個方法的好處是我不用與人正面衝突;壞處是自己要花費零用錢。
作出決定:第二個方法似乎最好,因為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不用依賴老師又不用逃避,但要開口問同學要回筆袋有點可 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這四個步驟去解決困難,幫助孩子選出最好的方法。以上述例子為例,家長還可以和孩子通過角色扮演,練習如何向同學要回筆袋,並提供反饋,好讓孩子更有信心去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Cheng, C., Lau, H.P., & Chan, M.P.S. (2014). Coping flexi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stress life changes: A meta- 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 1582-1607.
【第8周】描述讚美
很多家長都想通過讚賞,培育孩子的好行為和好品格。面對以下情景,家長覺得怎樣讚賞孩子會更有效呢?
情景一:孩子今天自動自覺地收拾餐桌,協助你「開飯」。你會如何讚賞孩子呢?
A. 謝謝你幫手「開飯」﹗
B. 你真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情景二:有一個女孩在公園跑跳時跌倒。你的孩子主動上前問候,並扶她起來。你會如何讚賞孩子呢?
A. 媽媽很欣賞你安慰小妹妹。
B. 你主動上前安慰小妹妹,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
讚賞孩子的「內在特質」
心理學家Christopher Bryan發現,當孩子通過「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後,如果聽到別人讚賞自己的內在特質,如「友善、有愛心、樂於助人」(即讚賞方式B),孩子將來有較大動機去幫助別人,因為孩子會建立正面的「身分」概念,認為自己是一個「友善、有愛心、樂於助人」的人。
不過「針無兩頭利」,當孩子在助人過程中出現「差池」,強調孩子內在特質的讚賞方式B可能會弄巧反拙﹗心理學家Emily Foster-Hanson參照Christopher Bryan的研究,讓孩子在實驗中有機會幫忙別人,並分別向兩組孩子作「特質式讚賞」(「你真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或「行為式讚賞」(「謝謝你幫媽媽手收拾!」)。可是,孩子有時真的可以通過「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如:幫忙從地上拾起一支蠟筆﹚,但有時要面對一些意外狀况﹙如:幫忙搬動一個載滿乒乓球的小盒時,盒底突然鬆開,又或者幫忙移動一輛積木車,但積木車一碰到便「解體」﹚。
Emily Foster-Hanson發現,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經歷意外後,自我評價明顯下跌,反映他們開始質疑自己「好人」的身分。當研究人員再邀請這些孩子協助時,這些孩子似乎變得猶豫,會小心思考幫忙事項的難度:如果事情是「舉手之勞」,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依然比接受「行為式讚賞」的孩子更樂於協助。但如果事情牽涉「失敗」風險時,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反而會變得保守,其幫忙機率會大幅下降。研究團隊估算,有六至九成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不再願意幫助!
家長固然無法保證孩子每一次均能成功地幫助別人。那麼,家長可以如何引導孩子保持樂於助人的好行為呢?
讚賞孩子的「內在特質」,亦讚賞孩子的幫助別人的「初心」
幫助別人,究竟是為什麼?是因為留意到別人的需要?還是為了「呃 like」,建立自己的公共形象?家長不妨向孩子強調:幫助別人本身就是「快樂之本」,能幫助別人,自己也開心。所以,幫助別人為我們帶來的歡樂就應該源於助人行為的過程,而非助人行為的結果。家長可以直接教導孩子,幫助別人時付出的時間、心思和精神等都很寶貴,即使結果未盡人意,未能為受助人帶來最好的結果,幫人的初心已經值得嘉許。
家長運用「特質式讚賞」時,可以再強調孩子的動機和付出。例如:「你主動上前安慰小妹妹,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你一心想幫忙,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即使孩子在助人時遇上失敗,自尊也不會輕易受損,也不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好人」。
處理孩子的負面行為
【第9周】口頭指令
以下情况,作為家長的大家是否都覺得「耳熟能詳」呢?
當孩子走過那條回家必經的長樓梯時,總是使勁地跑。你一邊在他背後追趕,一邊喝令他:「不要跑呀!」
孩子在一邊吃午飯,一邊口若懸河地說個不停。你抱怨說:「為什麼你吃得那麼慢?連吃飯也不能專心!」
孩子拿着手機玩了半個小時,你不耐煩地說:「不要再玩啦!」但孩子連眼睛都不抬一下。
英國學者Andrew Simpson和 Daniel Carroll(2018)留意到,孩子特別容易跟從某些指示。例如,比起「不要跑」,「快點跑」對孩子來說就更容易跟從,因為「跑」這個指示更順應孩子的天性,孩子不用運用抑制的能力,不用承擔額外的「認知負擔」。
這樣不代表家長要無時無刻都讓孩子「率性而行」,但若然抑制是一種「認知負擔」的話,只要家長使用「免抑制」的指示,孩子自然更容易跟從。以上面的情況來說,家長就可以直接跟孩子說:「慢慢行」、「先吃飯,再跟媽媽分享」、「放下手機,眼睛看著爸爸」。
除了「認知負擔」,原來「情感負擔」都可能會令孩子更難去聽從指示﹗例如,孩子因為不專心、把杯子放得太近枱邊等原因打翻飲品,如果家長想孩子從中學習,以下哪種說話方式會更有效?
A. 回想過去式:「如果你剛才專心一點/把杯子放在枱中間一點,你會有果汁飲嗎?」
B. 展望將來式:「下次吃飯時,如果你眼睛望著杯子/把杯子放在枱中間一點,你會有果汁飲嗎?」
這兩種說話方式相當接近,但對一些較年幼或自我抑制能力較弱的孩子而言,效果卻截然不同。說法A引導孩子回想過去,因此孩子要首先想起當下的「痛楚」(打翻了果汁),再要去抑制相關的負面情緒,最後才去想像那件未有發生、不符事實的事情(即「剛才專心點/把杯子放入枱中間一點」)。這種「情感負擔」,已經令孩子更難去聽從大人的指示。
相反,「將來的事無人知」,如果家長運用說法B來引導孩子展望將來時,孩子會覺得大人在討論一件假設性事件,與當下無因果關係。由於孩子無需回想已發生的負面事情,亦無而抑制當中的負面情緒,因此展望將來式指示對孩子來說更容易聽得入耳、記得入腦。
參考文獻︰
Simpson, A. and Carroll, D.J. (2018) Young children can overcome their weak inhibitory control, if they conceptualize a task in the right way. Cognition, 170, 270-279.
【第10周】孩子負面行為的處理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孩子不守規矩時,家長可以清楚點出孩子的錯處,並藉着「角色取替」,幫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繼而去補救。這個管教孩子紀律的方法叫做「誘導」。
家長管教孩子的手法,大致可分為3類:
權力壓制:家長的說話就是命令,孩子必須服從規則。家長無需跟孩子解釋為什麼要服從這些規則,因為它們都是「聖旨」,不遵循「聖旨」就不會有好下場,因為家長不單可能會懲罰孩子,亦可能會罵孩子或打孩子。
愛的撤離: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向孩子表示自己不會再愛護或照顧孩子,故意令孩子感到焦慮和不安(如:「你再和其他小朋友爭玩具,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爸爸就把你丟在這裏,不帶你回家!」)。
誘導: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對規則多加解釋,讓孩子明白規則背後的原因,特別是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如:「你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會令到其他小朋友很害怕、很不開心。」)。這種管教方式認為孩子犯錯一定「事出有因」,例如,孩子搶人玩具其實就是想玩別人的玩具。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可以運用什麼正當方法去達到同樣目的(如:「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你可以開口問其他小朋友,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玩。你亦可以輪流玩:等候別人玩完,自己才去玩。」)。家長教導完孩子後,亦要告訴孩子犯錯後可以如何補救(如:「不過你現在搶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除了要把玩具歸還,還要誠心向人道歉。」)。
家長愈多運用誘導,孩子就有愈高的同理心和利他行為﹙Helwiget al., 2014﹚。相反,家長愈多運用權力壓制和愛的撤離,孩子的問題行為和負面情緒反而愈多!下次孩子不守規矩時,家長自然知道可以如何應對﹗
參考文獻︰
Helwig, C. C., To, S., Wang, Q., Liu, C., & Yang, S. (2014). Judgments and reasoning about parental discipline involving induc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China and Canada. Child Development, 85, 115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