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面對壓力

幫助孩子放鬆身體

當孩子面對壓力時—特別是面對不能控制的壓力事件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表達情緒或放鬆身體。例如,家長可以指示孩子(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務九龍組,2010):

除了以上方法,家長還可以和孩子練習「一分鐘深呼吸」:

家長可以按孩子的發展階段,縮短孩子保持不呼氣和不吸氣的時間至大約一秒左右。若然孩子不太明白腹部隆起和放鬆的意思,家長可以請孩子躺在地上,放一個洋娃娃在孩子的肚上,叫孩子通過吸氣和呼氣,讓腹部慢慢跟隨起伏,「哄洋娃娃睡覺」。當孩子體會到深呼吸的感覺後,再進一步坐起來練習深呼吸。

參考文獻:

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務九龍組(2010)。「執行技巧訓練」教材套。摘自:http://resources.hkedcity.net/resource_detail.php?rid=1579051203

🔼

體能活動

運動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運動對身體有莫大益處,如強化心肺功能、提升身體機能等等。上回我們提到運動對睡眠的好處,但原來運動對心理及認知方面亦有正面影響!

腦神經學家Godwin(2015)指出,有氧運動可提升心理健康及加強認知發展。在心理上,運動時腦部會釋放安多酚。安多酚是腦部自然製造的止痛化學物,令運動者即使在肌肉酸疼的情況下也能覺得開心興奮,堅持運動。所以做運動可以讓兒童在困境中(如考試壓力下)保持身心愉快﹗在認知上,運動時身體亦會釋放不同賀爾蒙 ,如IGF-1。IGF-1是一種針對肌肉增長的蛋白質,一方面刺激身體發展,另一方面銳化記憶力,令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現時香港兒童每周只有約九十分鐘的固定體育課,而繁重的功課和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佔據了兒童的大部份時間。在這個特別重視認知發展的大氣候中,家長可以怎樣鼓勵孩子多做運動呢?研究顯示:家長只要和孩子一起做運動就可以了!

筆者之一林俊彬進行了一項長達七年的追蹤研究,與參與研究的家庭進行面談及電話訪問,量度父母和孩子的運動習慣。結果發現:家長與孩子一起做運動的時間愈多,子女在沒有家長陪同下自己做運動的時間亦愈多(Lam & McHale, 2015)。值得留意的是,父親和母親在鼓勵孩子多做運動上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亦即是說,父親和母親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做運動!

既然運動能在身心及認知發展上帶來好處,亦能讓家長與孩子擁有更多親子時間,家長不如考慮與孩子多做運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

運動理論初探

發展心理學家Gallahue的「沙漏理論」,把運動體能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對運動心理學影響深遠﹙Gallahue et al., 2012﹚。

美國衞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兒童與青少年每星期做至少42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18﹚。了解運動體能發展的四個階段後,你又會如何為孩子做好準備呢?

🔼

做好家長做運動

隨著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亦愈來愈高。不少家長都會看書、上網、聽講座甚至修讀相關課程,去提升自己的親職技巧。要做個好家長,就要經常做運動,保持自己的身體、認知和情緒健康。

孩子小時經常要求家長抱抱,孩子大些就想家長和自己到公園玩耍或到野外郊遊,所以做家長真的需要大量體力。但原來年紀愈大,人身體的肌肉就愈少﹙Abe et al., 2011﹚,背後原因與中年和老年人的運動量減少有關。增加日常運動量能減慢肌肉損失的速度﹙Waters et al., 2010﹚。所以,如果家長想繼續和孩子一起踢波、打籃球和打羽毛球,就要為自己建立定期運動的習慣。

家長要記得孩子的日常大小事務,很多時候還要和孩子一起溫習,每天耗用的腦力真的不比體力少﹗若然家長要在外面打工賺錢,又要照顧家庭和子女學業,認知健康就更加重要。有研究發現定期做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大腦海馬體的體積,更可以增進記憶﹙Erickson et al., 2011﹚。海馬體專職支持我們的長期和短期記憶。要和孩子在學習路上同行,家長當然要由有氧運動做起。

家長每天要憂慮的事情多的是;孩子的身心發展、升學就業、前途將來,無一不令家長擔心。要處理這些精神壓力需要一個強壯的心靈,而運動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家長處理壓力,對抗抑鬱﹙Josefsson et al., 2013﹚。經常運動可以刺激安多酚的分泌。如前所說,安多酚是腦部自然製造的止痛化學物。安多酚更能改善睡眠質素,減少壓力對身體和精神健康的影響。家長心情好,孩子亦會受到感染。

美國衞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成年人每星期做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18﹚。運動對身體、認知和情緒健康的好不勝數。為了自己和孩子,你願不願意「扚起心肝」做運動?

🔼

健康飲食習慣

一起吃飯的重要性

作為家長,你一星期有多少天留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吃飯呢?當你身在飯桌,又是否真的專注地跟孩子聊天,而不是「手機不離手」、「電視汁撈飯」呢?

Elgar以問卷形式訪問了二萬多名十一至十五歲的學童,探討家庭聚餐次數對學童身心健康的影響(Elgar et al., 2012)。結果發現,家庭聚餐次數愈高,學童的不當行為就愈少。每星期與家人吃飯五至七次的學童,相比起每星期與家人吃飯二至四次的學童,較少出現吸煙、喝酒等不當行為。另外,每星期聚餐次數愈多,學童的心理健康質素就愈好。

另外,Eisenberg以問卷形式訪問初中學生的飲食習慣,並在五年後探討家庭聚餐次數對兒童發展的長遠影響(Eisenberg et al., 2008)。 結果再次顯示,家庭聚餐次數與學童濫用藥物情況有顯著的負關係。由此可見,家庭聚餐對孩子的行為舉止有正面影響。

其實,一家人齊齊「開飯」能給予家長和孩子一個溝通空間,讓家長在一個輕鬆的環境,和子女開放的討論不同議題及表達大家的看法,孩子可以在飯桌上和父母分享生活點滴及面對的困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自然增長﹗

既然家庭聚餐有這麼多好處,大家不妨在「開飯」時,放下手機、關上電視,好好跟孩子一齊享受共膳的時光!

🔼

早餐的重要性

一日之計在於晨。原來早餐真的的是一天裡最重要的一餐﹗

有研究就發現,有吃早餐的孩子,比沒有吃早餐的孩子有較均衡的營養吸收。重要的是,沒有吃早餐的孩子,未必能從午餐或晚餐中彌補所缺失的養份,真真正正是「機不可失」(Levitsky, & Pacanowski, 2013; Ruxton & Kirk, 1997)!

亦有研究發現,吃早餐對孩子的自控行為和學術表現有正面影響﹙Hoyland et al., 2009﹚。大腦消耗人體超過兩成的熱量,而早餐提供的能量,能支持孩子的工作記憶、學習效能和整體專注度。沒有吃早餐的孩子,一邊上課一邊感到肚餓,難以專注,自控行為和學術表現都會差一點。

既然早餐如此重要,家長知道怎樣為孩子預備一份合適的早餐嗎?

在街上容易買到的中式包點、西式麵包和魚蛋燒賣,或在家中自製塗上朱古力或花生醬的三文治,都是高脂、高鹽或高糖的食物,長遠食用會增加孩子過胖的機會。根據衞生署﹙2014﹚的建議,一頓營養均衡的早餐應包括穀物、蛋白質和蔬菜水果,同時配以水、低脂奶等健康飲品。以下都是值得家長考慮的健康早餐:

🔼

飲食與身高

一個由八百多名科學家組成的協會進行研究,分析近一百年來187個國家成人的平均身高﹙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2016﹚。結果顯示,亞洲人的平均身高於過去100年快速增長,中日韓三國的人口平均高度都較祖先高。香港男女平均身高分別為174厘米及159厘米,較100年前增加13厘米!科學家認為,這個幅度的身高增長和亞洲地區的飲食習慣改變有關。

孩子成長發展所需的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其中蛋白質是幫助長高和發育的重要元素﹙Zadik et al., 2010﹚。蛋白質由22種胺基酸組成,其中9種必須通過飲食才能攝取,人體不能自己製造。有研究顯示,蛋白質攝取量較高的孩子生長得較好。每天攝取精胺酸(胺基酸的一種)2.5克至3.2克的孩子,比每日攝取未達2.2克的孩子,身高有明顯差異,可見飲食與身高有關係。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包括:蛋、牛奶、雞肉、牛肉、豆類、魚蝦等。

除了蛋白質,鈣、鐵、鋅、鎂等礦物質和維他命A、C、D都有助長高。含豐富礦物質和維他命的食物包括:菠菜、南瓜、木瓜、紅蘿蔔、西蘭花、蕃茄、柑橘等。

另外,高糖份的食物會令血糖水平升高,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之餘,更會抑制生長荷爾蒙的分泌。所以,家長想孩子長高,除了要安排均衡健康的飲食,更要避免孩子過分食用高糖份的食物。

🔼

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

有學者綜合41項研究,發現健康飲食可以改善情緒。以蔬菜、生果、豆類和橄欖油為主食,而且少吃紅肉及加工食物的「地中海飲食者」,患抑鬱症的機率較其他類型的飲食者低三成三!箇中原因,是地中海飲食含較高纖維素、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多酚,能夠保持精神健康。

學者又發現,少吃高脂及高糖食物的人,患抑鬱症的機率低兩成四。原來高脂及高糖食物可以引致慢性發炎。發炎是人體自我防禦機制,急性發炎可召喚免疫細胞對抗外來入侵,但慢性發炎可能會令身體免疫系統失常,攻擊正常細胞,除了增加患癌風險,亦會阻礙負責情緒調節的神經傳遞物質,影響心理健康。

所以,大人小朋友都應讓多吃蔬菜、生果和豆類,少吃高脂及高糖的食物。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幫助孩子吃出健康:

🔼

利用卡通人物鼓勵孩子食生果

只要在蔬果的包裝上貼上卡通貼紙,孩子就會覺得蔬果更美味。

如果桌面放著一塊曲奇餅和一個蘋果,你猜你的孩子會選取哪種食物做飯後點心? Wansink與超過二百個八至十一歲的學童做實驗,發現約八成的學童在會選擇曲奇餅,但若然蘋果上貼有芝麻街卡通的貼紙,學童選蘋果的百分比會由21%增至34%﹙Wansink et al., 2012﹚。

原來,簡單一張卡通貼紙已經可以影響孩子的飲食選擇。

在另一個實驗中,Roberto讓四十個四至六歲的幼兒品嘗高脂高糖的零食與健康的天然紅蘿蔔。結果發現,無論是零食或紅蘿蔔,只要在包裝袋貼上卡通貼紙,幼兒都會覺得它們更好味﹗以紅蘿蔔為例,沒有卡通貼紙包裝時,只有25%的幼兒覺得紅蘿蔔好味。有卡通貼紙包裝時,就有50%的幼兒覺得紅蘿蔔好味﹙Roberto et al., 2010﹚。

這些研究顯示印有卡通人物的食物包裝對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精於推銷的零食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策略。幾十年來,高脂高糖的零食製造商漸漸使用超級英雄和其他受兒童歡迎的卡通人物來包裝產品。因此,家長可留意這些包裝對孩子的影響,為孩子事先移除這些糖衣陷阱。知己知彼,家長更可以依樣畫葫蘆,用孩子心愛的卡通貼紙去裝飾水果,或用印有卡通圖案的碗碟來盛載蔬菜,就可以輕易提升孩子對健康食品的興趣和喜愛程度。

🔼

睡眠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不足帶來的難受感覺人人都懂,但原來睡眠不足可以引致大腦自我吞噬,真正的「自己食自己」!

腦細胞之間有一種叫「突觸」的連結,就像電話線一樣讓腦細胞能夠互相溝通。大腦另外有一種「星形膠質細胞」,負責修剪不必要的突觸連結,令神經網絡運作得更快捷更有效。研究顯示,睡眠不足可能令星形膠質細胞變得異常活躍,過量修剪突觸連結,甚至開始吞噬正常的腦細胞(Bellesi et al., 2017)。

Bellesi將老鼠分成四組,改變牠們的睡眠習慣,再比較牠們腦內星形膠質細胞的活躍程度。結果顯示:

原來連續睡眠不足最傷腦袋﹗星形膠質細胞異常活躍,帶來的後果與罹患神經退化疾病相似。難怪缺乏睡眠是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的其中一個高危因素(Cedernaes, 2017)﹗

下次孩子問家長:「可以睌一點睡嗎?」,家長應該知道如何回答了。

🔼

午睡的重要性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幼兒如果沒有小睡,便會顯得異常暴躁,做什麼也沒有興趣。腦神經科學家發現,小睡對幼兒來說是生理需要,猶如食物和空氣一樣,不可或缺。

原來幼兒的腦部發展特別快,腦細胞之間不停建立連結,所以每隔特定時間就一定要眠一眠,重整自己經歷過的事件和學到的知識。幼兒的睡眠習慣如何慢慢變得和大人一樣呢?原來分三個階段﹙Mednick, 2013﹚

有兩點值得家長留意:

第一:幼兒發展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些幼兒可能要多點時間才進展到二段式或一段式睡眠。所以家長無須要求幼兒一下子改變睡眠習慣。

第二:無論幼兒是否已經進展到一段式睡眠,小睡對他們都有正面影響。心理學家Kurdziel(2013)就發現,有小睡習慣的幼兒(三至六歲),比沒有小睡習慣的幼兒記得更多上課學到的東西﹗更有趣的是,小睡對九至十二歲的兒童也有同樣果效(Backhaus et al., 2008),足見小睡對孩子記憶和學習的好處。

🔼

幫助孩子建立睡眠常規

家長可以做什麼幫助孩子建立睡眠常規?

Kelly(2013)在英國進行全國性的追蹤研究,從逾萬個家庭收集數據,在孩子三歲時邀請家長為孩子的睡眠習慣填寫問卷,並在孩子七歲時直接測試他們的閱讀、數學和空間思維等認知能力。結果發現,三歲時能夠於固定時間上床睡覺的孩子,七歲時所有認知能力測試中都有較高的分數﹙Kelly, Kelly, & Sacker, 2013﹚。本地研究亦見相似發現﹙Lam & Chung, 2017﹚。

既然固定的就寢時間對兒童的認知發展有如此長遠的影響,家長又可以怎樣幫助兩至三歲的孩子建立睡覺常規呢? 臨床心理學家Christophersen 和Mortweet(2003)有以下建議:

家長如何幫助幼兒建立睡眠常規?不妨看看衞生署網上的指南: http://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3043.html

🔼

幫助嬰兒睡得更好

嬰兒晚上不願意睡覺,對不少家長來說都是極為棘手的問題。Hauck(2018)就發現,嬰兒晚上不願睡覺和日間活動不足有關(Hauck et al., 2018)。

Hauck分析了半歲嬰兒一天的活動,發現日間活動頻率較少的嬰兒,晚間睡眠時間明顯較短。另外,由於嬰兒睡覺時間變短,家長晚上餵食次數變多,嬰兒的體重亦會快速上升,甚至有早發性肥胖的傾向﹗

有見於此,專家建議家長多鼓勵嬰兒於日間進行地板活動,即是與寶寶一起在地板玩耍和互動。嬰兒在學懂坐穩之前,地板活動則是趴躺時間,即是讓嬰兒肚子貼地,抬起頭來與人互動或看身邊的事物(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Health, 2017﹚:

趴躺有助提升嬰兒的活動能力,對頸部、背部、腹部、手臂、大腿的肌肉發展都有好處,有助嬰兒將來學習轉身、坐起、爬行甚至站立。趴躺時間最好選在嬰兒精力充沛的時間,不宜在嬰兒太飽或太餓時進行。

與嬰兒每日進行幾次地板活動,按嬰兒的活躍度,每次活動五至十分鐘,嬰兒晚上自然睡得好。

🔼

幫助兒童和青少年睡得更好

上回提到,嬰兒晚上不願睡覺和日間活動不足有關;但原來兒童和青少年的睡眠質素和身體活動量都有關係。

有研究發現運動員比一般人有更好的睡眠質素:運動員較容易入睡、較少於睡夢中驚醒、亦較可以從睡眠中「充電」﹙Brand et al., 2010﹚。但並非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運動員,究竟一般人的運動量,對睡眠質素又有沒有幫助呢?

Kalak把51名青少年隨機分成兩組,一組連續三星期、星期一至五每天跑步30分鐘,另一組則維持正常的生活。結果發現,每天跑步30分鐘的青少年,晚間睡眠質素穩步上揚,日間亦感到更精神、更有活力,連精神壓力也有所減少﹙Kalak et al., 2012﹚。。

除了鼓勵孩子做運動,家長還可以做什麼令孩子睡得更好? Buxton從1,103個家庭收集數據(Buxton et al., 2015),發現家長只要在孩子睡覺前,為孩子關上智能電話、平板電腦和遊戲機等電子裝置,孩子的睡眠質素就會更好,孩子亦更大機會得到充足的睡眠(六至十一歲的孩子睡九個小時或以上;十二至十七歲的青少年要睡八個小時或以上,才叫充足)。

原來智能電話、平板電腦、遊戲機等電子裝置都會發放低波長的藍光,這種藍光可以擾亂身體的生理時鐘,阻止身體釋放褪黑素,亦即是身體自然產生,幫助我們進入夢鄉的荷爾蒙。孩子在睡覺前使用電子裝置,容易越用越精神。所以家長要特別留心,好好幫助孩子規劃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

電子產品

電子圖書與閱讀成效

近年坊間亦出現不少供兒童閱讀的電子圖書。用平板電腦看故事,翻頁時有聲效,看圖畫猶如看動畫,甚至設有電子遊戲和網上連結,感覺實在繽紛有趣!但電子圖書是否真的比傳統圖書更能幫助兒童的認知和語言發展呢?

心理學家Parish-Morris將165名家長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功能多多的電子圖書,另一組家長則與孩子一起閱讀傳統圖書(Parish‐Morris et al, 2013)。團隊觀察家長與孩子的對話,發現電子圖書組的家長傾向說些和故事內容無關的事,例如:「我們翻去下一頁好不好?」、「你按那個鍵就會播放歌曲!」。相反,傳統圖書組的家長傾向說些和故事內容相關的事,例如:「她(故事主角)在做什麼呢?」、「你在學校有沒有做這些事情呢?」團隊進一步測試孩子對故事的記憶,發現看傳統圖書的孩子,答對更多有關故事內容的問題,亦更能把故事情節按正確時序排列起來。

另一名心理學家Reich綜合十一個和電子圖書相關的研究後,亦作出相似結論(Reich et al., 2016):電子圖書的聲效、動畫和遊戲等特別功能,可能令兒童分心,專注於和故事無關的感官刺激,忘記故事的實際內容。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學者對於電子圖書的成效仍未有確切定論。但以上的研究告訴我們,新科技並不一定比舊方法好。電子圖書的聲效、動畫和遊戲當然有趣,但看故事的重點,當然是在故事內容啦!

🔼

電子產品與幼兒發展

平板電腦、智能電話等電子產品為生活帶來不少好處,但近十年的研究漸漸發現,電子產品對幼兒可能弊多於利。

兩歲以下的幼嬰須要觸摸實物、與真人互動,才能有效學習。在沒有成人的指導下,電子產品的平板影像並不能幫助幼嬰認識立體的真實世界(Anderson & Hanson, 2010)。所以,家長毋須特意安排幼嬰使用電子產品(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6)。如家長身在外地,幼嬰可以在其他成人的陪同下,與家長進行視像通話。陪同的成人可以替身在外地的家長進行「即時傳譯」,把家長的動作和說話再說一次給幼嬰聽。

兩歲至五歲的幼兒,已能通過電子產品學習,但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的影像千變萬化,容易令幼兒着迷。Madigan與2,400個家庭協作,在幼兒兩歲、三歲和五歲時收集數據,量度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和身心發展狀况﹙Madigan et al., 2019﹚。結果發現,幼兒兩歲和三歲時花愈多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三歲和五歲時的解難能力、社交溝通技巧和大小肌肉發展會愈差。

美國兒科學會綜合多項研究結果,建議幼兒每天不應使用電子產品多於一小時(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6)。幼兒使用電子產品時,家長亦應盡量陪伴在側,幫助幼兒把電子產品的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結起來。例如,幼兒在YouTube見到獅子,家長就可以和幼兒討論獅子和花貓的相似之處。

另外,家長應留意自己有沒有沉迷於電子產品。家長與幼兒相處時,是否兩部電話不離手,身邊還放着一部平板電腦呢?家長不妨在特定時間,如吃飯、親子遊戲時,收起電話和平板電腦。全情投入親子互動之餘,更可以樹立好榜樣,讓孩子學習如何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

幫助孩子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幼兒每天不應使用電子產品多於一小時(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6)。面對這些「專家建議」,很多家長都覺得「知易行難」,因為即使提前幾分鐘提醒孩子,但當使用時間完結,要從孩子手中拿走他們的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時,孩子都死不放手,甚至失控大叫。究竟怎樣才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原來當我們在電子屏幕觀看影片或玩遊戲時,腦部會釋放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能夠紓緩壓力、減低痛楚並帶來快感。若家長突然從孩子手中拿走電子屏幕,孩子腦內的多巴胺水平會突然直線下降,容易造成情緒失控﹙Paturel, 2014﹚。

所以,臨床心理學家Filliozat建議,家長想孩子停止使用電子屏幕時,可以提供一個「緩衝」時段(Lehmann, 2019):

🔼

兒童心理健康

留意抑鬱思想陷阱

遇到不如意事出現負面情緒,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心理學家Seligman點出,若然孩子把負面事件通通歸咎於以下三種原因,就可能會掉入抑鬱思想陷阱(Maier & Seligman, 2016):

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長期有以上三種想法,就要加以警覺,並嘗試引導孩子保持較正面的想法:

抑鬱症是典型都市病之一,亦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家長不要忽視這些思想陷阱。若然發覺孩子有這些想法,除了利用上述方法幫助帶動正面思維外,亦可以考慮帶孩子去尋求專業協助!

🔼

重估疫情愁緒 減孩子焦慮

疫情持續,生活回復正常可謂遙遙無期。想紓緩孩子因為疫情反覆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家長可提供各種建議,提升孩子的「掌控感」(sense of control),引導孩子在事件上尋找可以由自己控制之處,以減輕無助無望的想法,更有信心和鬥志去面對和處理現况。家長可以採用「想、說、做」的技巧來協助孩子紓緩情緒。先讓我們從「想法」入手,家長與孩子分享自己處理負面想法的信念: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疫情中的孩子支援,可到以下網址下載《疫境童行:兒童及青少年應對病毒心理支援手冊》及《抗疫同行》親子故事書:

Fight Coronavirus Together 抗疫小書

🔼

說話恰到好處 情緒自然好

上回提及家長可以在疫情中,以「想、說、做」技巧來協助孩子紓緩情緒,包括以「認知重估/重估演繹,cognitive reappraisal」方法去引導孩子從「想法」入手,處理由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並提升孩子在事件上的「掌控感」(sense of control),能有助孩子更有信心鬥志去面對逆境。今節講解如何以「說法」(即家長對孩子的說話)入手:

家長宜採納的說話方式:

相反,家長應避免說以下有可能讓孩子感到沒有「掌控感」的說話: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疫情中的孩子支援,可到以下網址下載《疫境童行:兒童及青少年應對病毒心理支援手冊》及《抗疫同行》親子故事書:

Fight Coronavirus Together 抗疫小書

🔼

想過說過再做過 負面情緒會渡過

上兩回與家長分享,可以在疫情中,以「想法」和「說話」的技巧協助孩子紓緩情緒,提升孩子在事件上的掌控感(sense of control),助他們更有信心和鬥志去面對逆境。今節講解「做法」,即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出一些調節情緒的行為,例如:

此外,如果孩子能夠在停課期間負責一些實際可行、而又符合其能力水平的家務或個人責任,對孩子的心情調節也是好事,例如: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疫情中的孩子支援,可到以下網址下載《疫境童行:兒童及青少年應對病毒心理支援手冊》及《抗疫同行》親子故事書:

Fight Coronavirus Together 抗疫小書

🔼

學習多樣性

提供孩子的道德認知發展

心理學家Kohlberg(1969)認為道德發展可以分六個階段,我們會因為不同原因決定某件事情是否應該做。Kohlberg經常用「Heinz的抉擇」這個故事來測試孩子的道德發展階段:

「有一個女人生病快要死了。有一種新藥可以治好她,但這種新藥是小鎮一位藥劑師的新發明,不單成本貴,藥劑師更以貴十倍價錢出售這種藥。女人的丈夫Heinz傾盡所有,又四出問人借錢,才籌到一半藥錢。Heinz問藥劑師可否先付一半錢,之後再慢慢還餘款,但藥劑師堅決不肯,說藥是他研發的,他一定要發大財。Heinz自覺走投無路,決定到藥劑師的實驗室偷藥,去救自己的妻子。究竟Heinz應不應該偷藥呢?」

Kohlberg強調,孩子認為Heinz是否應該偷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答案背後的原因,因為這些原因反映孩子的道德邏輯。比方說,孩子認為Heinz應該偷藥,處於不同階段的孩子可能有以下的回應:

第一階段 – 為了「避免懲罰」:孩子著眼於會否被罰。如果不會被罰就應該做,如果會被罰就不應該做。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因為沒有人知道是他做的。」

第二階段 – 為了「得到好處」:孩子著眼於會否得到好處。如果得到好處就應該做,如果得不到好處就不應該做。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因為他的妻子病好之後會對他很好。」

第三階段 – 為了「別人認同」:孩子著眼於別人的想法和評價。如果別人認同就應該做,如果別人不認同就不應該做。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因為小鎮的居民都會說他是個好丈夫。」

第四階段 – 為了「遵守法律」:孩子著眼於法律規範,只要是法律制定的就應該執行。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但因為他犯了法,所以他之後應該去自首,再承受相應的判刑。」

第五階段 – 為了「社會制約」:孩子認為法律只是社會大部份成員同意遵守的條文,並非不可改變的定律。若然社會大部份成員都認同某一件事或行為,就應該修訂與之相違的法律條文。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小鎮應該修改法例,令藥劑師不可以用生死攸關的藥物去發財。」

第六階段 – 為了「道德原則」:孩子認為某些道德原則,如生命、公平、自由等,比法律更重要。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人命關天,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了﹗」

值得留心的是,Kohlberg沒有為他的「道德發展理論」定下標準的進展期。他認為人會隨著各自的生活經驗和思考模式踏入不同的道德發展階段,亦非所有人都會進入第五和第六個階段。

你覺得Kohlberg的說法有道理嗎?作為家長,你又希望自己的孩子發展到哪一個道德階段?

🔼

 打破孩子的性別刻板定型

有些社會有很強的性別刻板觀念,認為某些事情只有男性應該做(如建築工人),某些事情則只有女性應該做(如幼稚園老師)。但原來性別觀念較刻板的孩子,在處理壓力上比不上性別觀念較靈活的孩子(Lam & McBride, 2007)。原因很簡單,性別觀念較刻板的孩子覺得很多東西都不應該做、不應該試,在應對策略上自然少了很多選擇。究竟我們相信的性別刻板觀念怎樣來的?例如:女孩的衣服多為粉紅色,男孩的多為粉藍色。為什麼會這樣呢(Paoletti, 2012)?

原來在十九世紀初期,歐美的嬰幼兒衣服沒有性別之分,不論男女都是穿像裙子一樣的袍子,方便更換尿布或內褲。袍子主要是白色,即使弄髒了也可以用強力的漂白水清洗。那時的家長不認為有需要在幼兒時期突出孩子的性別。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服裝公司為了開拓市場,賺更多錢,便開始鼓勵家長買特定顏色的衣服給女孩和男孩穿,所以嬰幼兒的衣服開始用顏色區分男女。至於為什麼粉紅色代表女性,藍色代表男性,原來只是當時服裝公司按市場需求得出的結果。在十九世紀中期,粉紅色曾經是男性化的象徵(代表堅強),而粉藍色是女性化的象徵(代表嬌嫩)。慢慢市場的口味改變,歐美人民覺得粉紅色較為女性化,粉藍色則代表男性化,於是顏色的性別又變了﹗

由所謂男性化及女性化的顏色可見,很多性別刻板定型都有點隨意,沒有道理可言。再加上靈活的性別觀念可令孩子更有能力處理壓力,作為家長,我們有沒有需要堅持孩子按性別作出不必要的選擇呢?男孩子跳舞、女孩子踢足球,又有何不可?

🔼

欺凌

什麼是欺凌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從72個國家及地區、共54萬名學生收集數據,了解學生的朋輩社交情況和情緒發展結果(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7)。研究發現,在受訪的5,000名香港學生中,有32%表示曾於一個月內多次被朋輩欺凌,情況的嚴重程度屬全球之冠。

要避免孩子受到欺凌,家長首先要懂得欺凌的定義。原來欺凌可以分為三種(Bullying UK, 2019):

身體和言語欺凌,與小朋友的扭打遊戲和無傷大雅的朋輩取笑有點相似。要分辨孩子是否真的受到欺凌,家長須要進一步留意下列情況﹙Bosacki et al., 2015﹚:

🔼

欺凌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會否有以下十二項行為變化,這些變化都和欺凌有關!

孩子在學校受到欺凌,可能不會立即跟家長求助。家長本人不在學校,若孩子閉口不語,家長豈不是無從入手?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會否有以下十二項行為變化(Bullying UK. 2019; Englander, 2013),若然有所懷疑,可以考慮進一步行動。

🔼

幫助孩子面對欺凌

若然孩子出現多項被欺凌的徵狀,家長一定心急如焚。這個時候家長要深呼吸幾下,冷靜下來,再找一個好機會和孩子耐心談談:

主動詢問:家長可以向孩子描述自己的觀察,並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我看到你手臂不時有些瘀傷,心裡覺得很擔心,想知道你是否在學校遇到什麼事情。」若然孩子說「沒事」,或顯得不想回應,家長可以用肢體語言去安撫孩子(如:握著孩子的手、輕拍孩子的膊頭、擁抱孩子),告訴孩子自己「永遠都在這裡,永遠都願意聽願意講」,之後再找別的機會問孩子相類的問題。

積極聆聽:若然孩子願意分享,並開始透露被欺凌的過程,家長可以複述孩子的說話,並表示理解孩子的心情,如:

肯定孩子:當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並充分表達同理心後,可以告訴孩子:「謝謝你告訴我你遇到的困難。被人欺負絶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亦不代表你比其他人弱小。」家長可以引用自己兒時遭遇,或其他名人為例子(如:名導演Steven Spielberg、荷里活演員Tom Cruise、奧運金牌得主Michael Phelps、大企業家Eon Musk都曾經在兒時受過欺凌),令孩子明白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經歷。

討論策略:若然家長認為孩子可以嘗試自己處理事件,可以和孩子討論應對方法。若有需要,家長更可以在家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練習如何在學校面對欺凌者:

若然這些處理方法無效,或家長發現情況已經非常嚴重,需要大人直接介入,家長可以主動和校方接觸,一起替孩子解決問題。

🔼

兒童成長

體罰真的有好處?

有人說「棒下出孝兒」,亦常聽人說「我小時候也常常被父母打;看我現在都沒有什麼問題」。究竟體罰對孩子的成長有沒有好處?近40年的心理學研究顯示:體罰對孩子弊多於利。

美國心理學家Elizabeth Gershoff和Andrew Grogan-Kaylor通過統計方法,綜合75個於2014年之前發表的科學研究、共160,927個孩子的數據,發現孩子受到愈多體罰,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行為問題和暴力傾向。這些孩子在自我形象、道德發展和認知能力亦較同儕遜色。值得留意的是,兩名學者在綜合分析時特意把「體罰」和「虐待」分開,所以他們的發現是針對體罰(通過打孩子來改正負面行為),而不混雜虐待(拳打脚踢,甚至運用武器,把孩子打到瘀傷流血)。

除了體罰,家長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去改正孩子的負面行為呢?新西蘭育兒專家Matt Sanders就有以下建議:

當孩子出現負面行為時,家長可以先聽聽孩子的看法,因為有時家長所看到的和孩子體驗到的可能不同。例如:家長看到孩子搶玩具,但可能是別的孩子搶了他的玩具,孩子只是想拿回自己的東西;當然亦有可能是孩子當真搶了別人的玩具,所以家長要先了解清楚。

了解孩子的觀點和動機後,家長可以明確點出孩子做錯了什麼,並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以孩子搶玩具為例,家長可以說:「你搶明仔的玩具是不對的,因為明仔會感到很痛/害怕/不開心。」進一步可以點出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幫助孩子去達到自己目的(如:「如果你想玩明仔的玩具熊,你可以問明仔,可不可以讓你玩10分鐘」、「你可先玩別的玩具,等明仔玩完才向他借」)。家長亦可以幫助孩子明白如何補救,例如「現在你搶了明仔的玩具,要向明仔道歉,並把玩具還給他」。

如果孩子的行為未見好轉,家長可以使用「邏輯後果」。邏輯後果和一般懲罰不一樣,因為那是孩子負面行為的直接延伸:「由於你搶了玩具,下星期我們不會來這裏玩,因為你還未準備好怎樣去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

同心協力

大部分孩子都由多過一個成人合作照顧,學者稱之為「共同親職合作」。有本地研究發現,無論家長本身的親職技巧如何,若父母之間愈能合作,愈能互相配合去支持對方照顧孩子,孩子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就愈高﹙Lam et al., 2018﹚。值得留意的是,幼兒愈容易因小事發脾氣,親職合作對幼兒能力發展就愈重要。換句話說,孩子愈「難搞」,父母愈要互相合作!

究竟怎樣才可以加強自己與另一半的親職合作呢?心理學家Edward Christophersen和Susan Mortweet﹙2003﹚就通過「讚美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說例子:

家長可先留意自己的親職技巧,提供「一手」讚美。當家長看到孩子表現好時,直接具體地向孩子點出他做得好的地方,例如:「多謝你幫手抹地清潔,爸爸覺得你是個好幫手!」

家長可進一步和另一半合作讚美孩子。「二手」讚美就是指家長在孩子面前,向另一半具體地說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例如爸爸可以說:「媽媽你知道嗎?今日仔仔幫手抹地清潔,幫了我很大忙呢!」孩子在旁聽到,就算沒有得到「一手」讚美,也知道父母之間會交流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美滋滋。

至於「三手」讚美,則是家長在孩子不在場的情况下,利用短訊或對話,向另一半具體地說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當另一半見到孩子的時候,主動提起這個話題。例如媽媽可以說:「我聽爸爸說你今日幫手抹地清潔,是真的嗎?」孩子知道父母之間緊密互動,合作無間,亦知道父母喜歡聽到自己的表現和成就,同理心和利他行為的發展自然更好!

🔼

夫妻關係與孩子成長

 通過夫妻關係支持孩子的社交發展

家長想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得好,可以從夫妻關係做起。很多追蹤研究都發現,在父母融洽婚姻關係下成長的孩子,較懂得與同儕建立關係、亦較懂得處理與同儕的衝突(Kouros et al., 2010; McCoy et al., 2009)。

為什麼會這樣呢?跟據家庭治療師Johnston和 Roseby(1997)的劇本理論,孩子會留心觀察父母之間的互動,並在腦海中建構出一個人物關係的「劇本」,這個「劇本」講述人與人的相處一般是怎樣的。如果孩子經常見到父母用心愛護對方,腦海中的關係劇本充滿容忍和關愛。孩子按這個劇本與同儕互動,很容易在同儕的行為中看到友好和關心,相處自然會變得融洽。

相反,如果孩子經常見到父母失控互相指責,腦海中的劇本便會充滿憎恨和爭鬥。孩子按這個劇本與同儕互動,很容易在同儕的行為中看到挑釁和侵略,相處自然會產生隔閡。

在接下來的四篇家教小貼士中,我們會討論家長如何通過以下方法強化婚姻關係:

🔼

認識伴侶的興趣和志向

夫妻之間應該互相了解,認識對方的興趣和志向。

婚姻關係研究權威Gottman認為,要婚姻關係融洽,夫妻之間應該互相了解,建立他們的「戀愛地圖」,好好認識對方的興趣和志向﹙Gottman & Gottman, 2017﹚。你能夠回答以下有關你的伴侶的問題嗎?

如果你可以回答以上問題,代表你對你的伴侶瞭如指掌。你覺得你的伴侶又能否回答同樣的問題嗎?要增進大家感情的最簡單做法,就是夫妻二人找一個機會坐下來,問對方這些問題,增加夫妻間的認識。

🔼

向伴侶表達愛意

家長有試過做以下事情哄伴侶開心嗎:說「我愛你」、兩人拍拖行街睇戲食飯、送朱古力或玫瑰花、為對方服務或代勞、拖手擁抱依偎?這些表達愛意的方法可歸類為五種「愛的語言」(Chapman, 1995):

值得留意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的母語」,亦即是自己最常使用的「愛的語言」。有些人覺得「服務行動」最重要,其他東西都是空談。有些人覺得「身體接觸」最重要,因為這一部份是不可以在其他人倫關係中得到的。有些人覺得「肯定語言」最重要,若聽不到對方說「我愛你」,便會如坐針氈。

在不少婚姻衝突中,雙方都努力用自己最常使用的方法去向對方表達愛意,但因為兩者「愛的母語」不相同,效果猶如「雞同鴨講」。例如:先生努力做家務,想幫助太太,但太太只想先生抽時間和自己出去走走,逛街買東西。先生覺得太太不欣賞自己的付出,太太覺得先生沒有情趣。兩者之間漸漸產生更多問題。

你懂得伴侶的「愛的母語」嗎?你懂得用伴侶的「愛的母語」向伴侶表達愛意嗎?

🔼

避免四種負面的婚姻互動方式(一)

家長要留心四種特別負面的互動方式,包括批評、蔑視、自衞和漠視。研究顯示,夫婦之間愈經常出現這些互動,他們對婚姻的滿足度愈低,而離婚機會率則愈高﹙Carroll et al., 2013; Gottman & Levenson, 1992﹚。

批評:把伴侶的負面行為歸咎於他們的內在特質。批評通常以這些方式開始:

蔑視:故意令伴侶感到難堪:

自衛:覺得自己完全沒有錯或沒有任何責任。自衛通常以這些方式開始:

漠視:單方面退出互動,但言語中顯出不滿、距離感和冰冷的感覺。

🔼

避免四種負面的婚姻互動方式(二)

家長若發現自己有批評、蔑視、自衛和漠視等傾向,可以用以下方法處理﹙Meunier & Baker, 2012﹚:

處理批評:家長若不滿伴侶的個別行為,可運用「XYZ」句式來表達。X代表事件的時和地,或是情況;Y代表你伴侶做的一件事;Z代表你的感受。例如:「上星期你在你的朋友面前(X)說我在減肥(Y),我覺得很尷尬(Z)」、「昨晚(X)你沒有和我商量就直接決定轉工(Y),我覺得自己好像局外人一樣(Z)」、「當我叫你幫忙時(X),你第一句話就說我做錯了(Y),我覺得自己好像被人罵(Z)」。

處理蔑視:家長可以留心伴侶做得好的地方,並用言語表達出來:

處理自衛:夫妻關係是雙向的,所以夫婦雙方都有責任去處理衝突。家長可以道歉、承認自己的責任或用積極聆聽去表達理解。這些回應通常都可以令投訴人感到舒服些:

處理漠視:如果家長覺得自己情緒高漲,想冷靜一下,可以直接向伴侶說:「現在我有點情緒,怕會說錯話。我覺得遲一點討論可能會好一點。不如我們一小時後再討論?」冷靜時至少30分鐘,但又不能超過24小時。

🔼